一、預防性試驗的意義
電力系統運行著眾多的電力設備,而電力設備的安全運行是保證安全可靠發供電的前提。 眾所周知,由于電力設備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而且在安裝運輸過程中也可能出現損壞,由此將造成一些潛伏性故障。電力設備在運行中,由于電壓、熱、化學、機械振動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其絕緣性能會出現劣化,甚至失去絕緣性能,造成事故。 據有關統計分析,電力系統中60%以上的停電事故是由設備絕緣缺陷引起的。設備絕緣部分的劣化、缺陷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發展期,在這個期間,絕緣材料會發出各種物理、化學信息及電氣信息,這些信息反映出絕緣狀態的變化情況。這就需要運行部門的電氣試驗人員通過電氣試驗,在設備投入之前或運行中了解掌握設備的絕緣情況,以便在故障發展的初期就能夠準確及時地發現并處理。預防性試驗由此而得名。 電力設備的絕緣缺陷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集中性缺陷,如局部放電,局部受潮、老化,局部機械損傷;第二類是分布性缺陷,如絕緣整體受潮、老化、變質等。絕緣缺陷的存在必然導致絕緣性能的變化。電氣試驗人員通過各種試驗手段,測量表征其絕緣性能的有關數據參數,查出絕緣缺陷并及時處理,可使事故防患于未然。 我國規定,電力系統中的電力設備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DL/T 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簡稱《規程》)的要求進行各種試驗。
二、電氣試驗的分類
電氣試驗一般可分為型式試驗、出廠試驗、交接驗收試驗、大修試驗、預防性試驗等。 出廠試驗是電力設備生產廠家根據有關標準和產品技術條件規定的試驗項目,對每臺產品所進行的檢查試驗。試驗目的在于檢查產品設計、制造、工藝的質量,防止不合格產品出廠。一般.大容量重要設備(如發電機、大型變壓器)的出廠試驗應在使用單位人員監督下進行。每臺電力設備制造廠家應出具齊全合格的出廠試驗報告。 交接驗收試驗、大修試驗是指安裝部門、檢修部門對新投設備、大修設備按照有關標準及產品技術條件或《規程》規定進行的試驗。新設備在投入運行前的交接驗收試驗,用來檢查產品有無缺陷,運輸中有無損壞等。大修后設備的試驗用來檢查檢修質量是否合格等。 預防性試驗是指設備投入運行后,按一定的周期由運行部門、試驗部門進行的試驗,目的在于檢查運行中的設備有無絕緣缺陷和其他缺陷。與出廠試驗及交接驗收試驗相比,它主要側重于絕緣試驗,試驗項目較少。 按照試驗的性質和要求,電氣試驗分為絕緣試驗和特性試驗兩大類。 絕緣試驗是指測量設備絕緣性能的試驗。絕緣試驗以外的試驗統稱特性試驗。 絕緣試驗一般分為兩大類: 第—類是非破壞性試驗.是指在較低電壓下,用不損傷設備絕緣的辦法來判斷絕緣缺陷的試驗,如絕緣電阻吸收比試驗、介質損失角正切試驗、泄漏電流試驗、油色譜分析試驗等。這類試驗對發現缺陷有一定的作用與有效性。但這類試驗中的絕緣電阻試驗、介質損失角正切試驗、泄漏電流試驗由于試驗電壓較低,發現缺陷的靈敏性還有待于提高。但目前這類試驗仍是一種必要的不可放棄的手段。 第二類是破壞性試驗,如交流耐壓試驗、直流耐壓試驗,用較高的試驗電壓來考驗設備的絕緣水平。這類試驗優點是易于發現設備的集中性缺陷,考驗設備絕緣水平;缺點在于電壓較高,個別情況下有可能給被試設備造成一定損傷。 應當指出,破壞性試驗必須在非破壞性試驗合格之后進行,以避免對絕緣的無辜損傷乃至擊穿。例如互感器受潮后,絕緣電阻、介質損耗因素tgδ試驗不合格,但經烘干處理后絕緣仍可恢復。若在未處理前就進行交流耐壓試驗,將可能導致絕緣擊穿,造成絕緣修復困難。 特性試驗主要是對電氣設備的電氣或機械方面的某些特征進行測試,如斷路器導電回路的接觸電阻,互感器的變比、極性,斷路器的分合閘時間、速度及同期性等。 各類試驗方法各有所長,各有局限。試驗人員應對試驗結果進行全面綜合分析: 1. 與該產品出廠及歷次試驗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設備絕緣變化的規律和趨勢。 2. 與同類或不同相別的設備的數據進行比較,尋找異常。 3. 將試驗結果與《規程》給出的要求進行比較,綜合分析是否超標,判斷是否有缺陷或薄弱環節。